安全期自测| 排卵期自测| 预产期计算北京妈群218118869、224138372(满)
新来的妈妈报到帖:)合作、广告,请联系QQ872066119
查看: 1731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大半多动症孩子是家长误判 [复制链接]

Rank: 1

积分
17
帖子
5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2-2-16 16:12:00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  “多动症”多由孩子家长定位“我的孩子从早上一睁开眼睛就一刻也停不下来,做功课也不专心,老师说他上课时注意力也不集中。他是不是患了多动症啊?”“我女儿玩起来像男孩子一样疯,不像其他小姑娘文文静静的讨人喜欢。婆婆说她一定是多动症!”上海新华医院儿保门诊副主任、心理学博士张劲松介绍说,在他每天诊断的二三十名所谓多动症儿童里,有大半在经过系列科学综合评价后被摘掉了多动症的帽子。但是,让张劲松感到不解的是,在日常生活中,认为孩子患上多动症的往往不是医生,而是孩子的老师和家长。一位业内权威专家认为,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。首先是少数媒体夸大宣传;其次是老师的误解;再次就是少数老师的功利心理作祟。班级里多一个“坐不定”的学生,会给教学带来很大麻烦,但如果该学生被确诊为“多动症”,那他的成绩再差老师也不用负责了。乱贴“多动”标签易致心理阴影顽皮的孩子学习困难,难道完全是多动症在作怪?从医学角度看,这个因素被严重高估了,其实这类孩子的数量并不多。可是一旦这些疑似患上多动症的孩子被送进医院贴上“多动”标签,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。杨先生读四年级的儿子很调皮,老师随口说他“多动症”,结果得了个“多动症”的绰号,同学的取笑甚至让孩子一度不愿去上学。牛初乳尽管医生的诊断结论并不是多动症,只是注意力不集中,遗憾的是“多动症”绰号在孩子心中留下的阴影难以根除。此外,很多孩子还会因此产生“标签效应”。上海众多儿保专家指出,大人的评价如同一个标签,孩子常常会证实大人的评价是有根据的,就朝着大人评价的方向发展。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“标签效应”。也就是说,有些孩子出现类似多动症的表现,是大人不经意间的评价“培养”出来的。孩子多动不全是多动症惹的祸国际上多动症的发病率在6%-10%,中国学龄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4.31%-5.83%。张劲松指出,多动症的认定是种医疗行为,其实孩子的注意力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,如幼儿园的儿童注意力只能集中5-10分钟,一年级小学生也只能集中10-15分钟,这些年龄段的孩子一节课上有几次注意力不集中,甚至做些小动作都是正常的。另外,喜欢多动的孩子并不一定是多动症惹的祸,心情焦虑等其他心理问题也可能表现为多动。专家发现,现在独生子女玩伴少,接受教育过早,干涉性管教过多,都可能让孩子的神经系统长时间处于警张状态,为转移紧张的情绪,有些孩子就通过不停地活动来转移注意力。
[url=www.309fck.com]北京妇科医院[/url]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关于我们 - 广告合作 - 使用条款 - 客服中心 - 联系我们 - 免责声明 - 友情链接 - 妈妈网 - 妈妈论坛 - 妈妈说 - 儿歌 - 动画片
© 2007-2012 MAMACN.COM 北京妈妈网版权所有 技术Discuz! 粤ICP备08026690号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