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注册时间
- 2015-5-1
- 最后登录
- 2015-12-30
- 阅读权限
- 20
- 积分
- 11
- 精华
- 0
- 帖子
- 6
- 积分
- 11
- 帖子
- 6
|
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,满足孩子被关爱、被喜欢的需要非常重要。如果孩子爱意满足时,那么在孩子身上会发生所有的可能性,他们可能积极阳光、乐观豁达;他们可能面对各种复杂关系,处理的非常得体;他们可能自信、融通,同时不失自我……
也许***说没有父母不爱孩子的,“天下无不是的父母”、“虎毒不食子”等等俗语都印证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出于本能,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。其实,中国父母最爱孩子,也最舍得为孩子付出,然而纵使爱的意愿再强烈,假如缺乏爱的能力和方式,反而更容易让孩子迷失自己,爱孩子其实并不简单。
一、无条件的爱不等于无条件的满足
假如爱等于无条件的满足,培养孩子反而变得简单了,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;假如爱需要有条件的满足,很多家长又会对孩子的需求固执地设置条件。日常生活中,很多家长或是真的无条件地满足孩子,或是在满足孩子的需求时总是充满了要求和苛刻,对待孩子或者俯首称臣或者横眉冷对,表现出两个极端。最终的结果却出奇的一致,孩子越来越难管理,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。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,一个生活在无条件的满足的环境中,一个生活在永远得不到满足的环境中,一个进了天堂,一个下了地狱,结果都是毁灭自己,令人无限唏嘘!
二、爱并非无条件的付出
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包办、代替是最常见的,随意在幼儿园、学校门口观察一会儿,你就会发现很多家长背着孩子、抱着孩子、替孩子拿书包……在课外补习班,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,课间休息时,家长拿着水果、水、扇子,一边喂孩子喝水一边问孩子累不累、渴不渴……家长这样的关爱方式并不一定是错误的,我也期待自己小时候可以得到这样无微不至的关爱,想想也是一件非常幸福快乐的事情。
但家长应该明白,当我们做这些事情的事情,给到孩子的应该是幸福感、快乐感,而非让孩子觉得是理所当然的。过分的付出和包办代替,会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有压力的,孩子是在为父母学习,他们承载着父母的希望和关切,学习也就成了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准,父母的所有付出也是理所当然的。
三、爱的本质是尊重和信任
每个人对于爱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,更多人对于爱的评价可能就是能够为对方付出或者牺牲多少。这样的评价可能是对的,但如果爱没有以尊重、信任为载体,就会偏离爱的价值。爱人之间的矛盾,对孩子的要求和失望,对朋友的不满……都是因为对方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。如果爱是出于让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,那爱的结果就是失望。
作为父母,其实并不需要给孩子太多,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信任,同时学会尊重和信任他人,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。这种爱,更多的时候就是一种感觉,感觉到自己作为人是如此的自由与快乐。
这样想来,爱孩子其实挺简单的!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