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271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宝宝坏习惯攻略 [复制链接]

Rank: 2

积分
84
帖子
8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2-9-1 17:09:07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妈妈举措红绿灯  红灯——应注意
很多妈妈一听见宝宝哭,以为是宝宝饿了马上就给喂奶,或采取其他办法止住啼哭。其实宝宝啼哭是表达自己需求的方式,也是与人进行感情交流的方法。如果总是阻断这种交流,会使的宝宝的需求和感情的表达失去了锻炼机会,因此有碍于智力发展。
绿灯——应细心
每当宝宝哭时,妈妈要细心辨别宝宝,到底是“有理哭闹”还是“无故哭闹”从中知道宝宝的需求和表达的感情。只要宝宝不是因为身体有异常情况,适度地哭一哭有益无害。因为适度地哭叫也是一种深呼吸,有利于宝宝的胸廓和肺的扩张及发育,而且哭时四肢舞动也是一种运动。只要身体无异常,过一会儿宝宝的哭闹会自动停止的。
宝宝的坏习惯
宝宝成长的过程中,由于爸爸妈妈的教养不当,常会养成的一些坏习惯。
捡脏东西吃
几乎所有的宝宝都曾经有过捡东西吃的行为,但不是所有的宝宝都因此形成了坏的习惯。在宝宝还很小的时候,父母就应当在日常生活中给他灌输东西掉在地上就脏了,不能再捡起来吃的正确观念。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食物掉到地上的情况出现,这时父母应该对宝宝说:哟,东西脏了,我们需要洗一下。“并立即去清洗;或者告诉宝宝食物已经脏了,不能要了,并立即将地上的脏东西打扫到垃圾桶里。而千万不要因为害怕浪费食物而将其拣起直接放入自己嘴中。根据调查:有捡脏东西吃坏毛病的宝宝,其父母大多有那些食物掉在地上觉得仍了可惜,拣起来直接放入嘴中的做法。记住言传身教:当你告诉宝宝“掉在地上太脏了,妈妈吃了,给你新的。”的时候,宝宝根本理解不了这么多,他只明白,既然妈妈可以捡起东西吃,那么我也可以。另外,因为小宝宝辨别事物和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,所以在他看来,东西掉在床上、桌上和掉地上是一样的。因此爸爸妈妈对于钓到床上、桌上的东西也要遵照上面的原则处理,帮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这样会在无形中会培养宝宝在家中和户外都一样的习惯。
扔东西
许多宝宝在无意中仍起东西的时候,都会异常兴奋,会认为自己又多了一顶大本领,因此会非常高兴地进行多次重复,同时也希望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,能够给予他赞扬。在重复的同时,宝宝实际上也是在学习。比如:他会观察物体的坠落轨道、方式,并注意不同物体落地时的声音;他会逐渐发觉扔东西和发出声音之间是存在着必然关系的,从而学习论逻辑知识;从扔出东西到等待声音,从而学会心理期待等等。所以,扔东西对宝宝而言,是必须经过的一个成长阶段,对于宝宝的智力和心理成长都有很大好处。但是,父母在这件事情上的不同态度会导致宝宝往不同的方向发展。正确的态度应该是,在宝宝开始掌握这项技能的时候,提供给宝宝一些适当的玩具(比如线球、皮球等等),并创造一个安全、宽敞的环境,让宝宝扔个够。在宝宝刚开始扔东西的时候,父母应当寄予极大的表扬和鼓励,这样可以增强小宝宝的自信心和快乐情绪,让他能快乐愉快地玩、轻松地接受知识。但当他慢慢长大后,应注意逐渐淡化他的扔东西行为,以免养成不良的习惯。
需要注意的是,宝宝因为年纪小,手、脑综合协调能力不够完善,所以再扔东西的时候,可能会不慎损坏物品(比如落下的球砸倒了桌上的花瓶),对此父母一定不要大惊小怪,也不要过于批评宝宝,因为父母的反应会让宝宝感觉很特别、很夸张,这将无形中强化了他用扔东西的方式可引起父母注意的意识,以后一旦他想引起别人注意或想表现自己,都会想到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实现,这样会让他形成扔东西的坏习惯。
应对措施
1.        涉及各种扔东西的游戏,让他扔个够,把坏习惯变成一种技能。如扔球、掷沙包等,并可教给他各种投掷技能,还可培养他的力量。
2.        宝宝两岁以后已经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了,爸爸妈妈要耐心地告诉他什么东西可以扔,什么东西不能扔。
3.        如果宝宝扔东西影响了其他人休息、工作等,要对宝宝提出正面批评,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。
4.        如果宝宝是因为生气、发泄而扔东西,那么爸爸妈妈应先和宝宝进行沟通,了解宝宝生气的真正原因。如果理由是正当的,要对宝宝加以同情,并给予他安慰;如果是因为无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,则可以采取转移目标的方法进行处理。
5.        有时宝宝扔东西只是为了引起爸爸妈妈等成人的注意,所以只要稍微加强对宝宝的关注程度,让宝宝感觉到父母注意他,就可以避免宝宝乱扔东西的坏习惯。
6.        告诉宝宝扔出的东西要自己捡回来,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宝宝乱扔东西的坏毛病。
攻击性行为
绝大多数的宝宝都会经历咬人、打人的阶段,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成长阶段。一般情况下采用淡化的方法很快就会过去。但是也有不少宝宝会进而养成具有攻击性行为的习惯,需要大人加以纠正。
造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。打人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;可能是他发泄不快的一种方法;也可能是模仿别的小朋友、父母或电视的行为等等。咬人可能是前口唇期宝宝的探索性行为;可能是模仿小动物的动作;也可能是亲吻的表现,不过只是力度掌握的不准而已。
应对措施:
1.        父母要以身作则,平日不要有打宝宝等攻击性行为。
2.        不要让宝宝看有暴力倾向的电视节目。
3.        平时要教育宝宝讲文明,在宝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要友好,不要打人骂人,如果欺负了别的小朋友要道歉。
4.        要培养宝宝的各种技能,特别是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培养。
5.        教宝宝讲出愤怒的情绪,父母加以适当的疏导。
6.        如果自己的宝宝被打了,父母要勇于批评别人家的宝宝。否则,宝宝会失去安全感,觉得只有打别人才能保护自己,养成错误的理念。
7.        不能使用双重标准,自己宝宝被攻击就没完没了地大吵大闹;自己宝宝攻击了别人就无所谓,甚至洋洋得意,这会给宝宝非常坏的影响。
以上列举了一些宝宝常见的不良习惯,希望对各位妈妈爸爸有所提醒,父母的正确指导将影响宝宝今后的行为规范。
正确看待乖
常听有人说,“哟,这宝宝真乖”。那么,什么是乖呢?有的宝宝老老实实坐在角落里,玩一个皮筋、一块手帕或一张纸,可以玩上几个小时不动,很少说话,也很少哭、很少笑,对什么都不感兴趣。这些都是“乖”的表现。如此“乖”的宝宝,不让父母操心,是不是好呢?
其实不然,二三岁时的宝宝应该是活泼好动的宝宝。语言发育也较好。很爱和大人或别的小宝宝讲话。相反,很少和大人游戏或与别的小朋友交往的宝宝,他的大运动、精细动作、语言发育都较晚;或是在他一二岁时,父母让他看电视、听音乐过多,造成他总是一个人呆着,这些都使他显得特别“乖”。
这样的“乖”宝宝,父母注意不要用过激的语言指示他的行动或禁止他的行动,或打骂他,容易造成他错误的理解人与人的关系,促使他打自己或打别人,形成不关心别人也不关心自己、喜欢一人独处的不良性格和行为,要给宝宝以爱。要关心他、多与他在一起游戏、多给他讲故事、让他多和小朋友接触,使他感到人间的温暖,才能使他健康成长。
任性与发脾气
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成长,大多数宝宝会出现一些任性行为,尤其是在2-4岁最为常见。
一些爸爸妈妈对宝宝过于溺爱、娇惯,凡事都顺着宝宝的心意。一旦某件事不能按照博啊宝宝的想法去做,宝宝就会任性地大哭、大闹。如果爸爸妈妈不坚持做了让步,这就让宝宝意识到了他的这种做法十分有效,以后就会不断使用这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,这就滋养了宝宝任性妄为的坏毛病。
此外,宝宝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,在多次尝试、努力做某件事情后失败后,这种挫折感也会让宝宝大发脾气。
应对措施:
1.        平日不要过于娇惯宝宝,要给予宝宝正确的引导,让他知道爸爸妈妈不是任何要求都能给予满足。
2.        年幼的宝宝在情绪上比较多变,因此爸爸妈妈在处理事情时要思想先行,在考虑好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处理的办法之后再行动,以免到时不能应付宝宝的任性撒娇。
3.        对待宝宝任性和发脾气,虽然心里很着急,但脸上不要过于表露,可以采取不予理睬的方式淡化法处理,宝宝在自觉没趣后会自己停止。
4.        用宝宝感兴趣的事物转移宝宝的注意力,让他将全部精力投入新的事物中。宝宝是健忘的,自然就会忽略刚才发生的事情。
5.        尽量不要让宝宝第一次发脾气就得逞,胜利感会激励他以后次次都使用这种方法,使他养成一种坏习惯。
6.        当着宝宝的面多夸奖别的听话宝宝,让他多接受正面暗示,意识到任性的宝宝爸爸妈妈不喜欢。为了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,他也会变得很乖。
7.        不要当着宝宝的面表现出自己没办法,也不要说诸如“再不听话我揍你”等话语,不要借此事恐吓宝宝。
8.        不要轻易对宝宝许诺,特别是做不到的事情,而答应了的一定要做到,这样你说的每一句话,宝宝才可能信任、明白它的分量。
9.        适当惩罚,告诉宝宝因为他发脾气而错过了他盼望已久的活动或想得到的东西,这足以令他在下次发脾气前慎重考虑。
10.        家人态度要一致,不能一人一个态度,让发脾气的宝宝钻空子。
11.        让宝宝在多种选择中自己做出决定,因为是他自己的选择,他不太好意思发脾气。
12.        要坚定,不要因为宝宝的大哭而改变主意。
爱悦母婴会所,是北京首家集养生、理疗及心理辅导、瑜伽朔身为一体的专业母婴护理机构 ...

使用道具 举报

关于我们 - 广告合作 - 使用条款 - 客服中心 - 联系我们 - 免责声明 - 友情链接 - 妈妈网 - 妈妈论坛 - 妈妈说 - 儿歌 - 动画片
© 2007-2012 MAMACN.COM 北京妈妈网版权所有 技术Discuz! 粤ICP备08026690号
回顶部